【英国利兹大学商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欧三校排云上,便引学问到碧霄。12月8日,“中欧三校在线联合博士系列论坛”(trilateral doctoral joint seminar series)顺利迎来2021-2022学年第二期。本系列论坛由英国利兹大学商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及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自2021上线以来已成功举办四期,覆盖多个话题,吸引三校博士生们的众多关注与参与。本期“管理”专题由轮值主席厦大管理学院副院长白云涛教授主持,来自中欧三校的教师代表、国际发展部门协调员以及在校博士生30余人共同参会。
论坛组委会从征文投稿中遴选出优秀论文,并邀请作者进行报告及与会研讨。三位来自三所院校的博士生脱颖而出,会上分别带来15分钟的论文展示并用10分钟的时间与与会者展开问答互动环节。
安特卫普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alexandra bauer博士分享了以the value of tacit knowledge in supply chains - influences of trust, cultural imprint and organisational culture为题的论文。该研究挑战知识管理领域的一项突破:隐形知识的共享。供应链组织需要让员工愿意分享他们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以释放团队的知识能力,以实现卓越的绩效。文章考察了信任、隐性知识共享及其对供应链环境中团队绩效的影响之间的关系,试图在考虑构成主要焦点的组织文化和文化印记的情况下研究这些关系以及潜在的知识共享抑制因素和促进因素。
利兹大学商学院的lauren machon博士展示了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cesses of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的论文。该研究采用了基于过程的本体论,将创新实施视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数据以组织文档和25次访谈的形式从三个嵌入式案例中收集,以此证实事件的共享时间表和个人叙述记述,揭示创新实施过程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开的洞察力。实施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关键阶段:第一意识,第一次接触,第一次使用,然后嵌入。尽管是试探性的初步研究,但目前结果表明,创新承诺是一种潜在机制,已知促进者通过该机制影响实施结果。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褚旭博士带来了research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domestic market competition on corporate revers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n china'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本土市场竞争视角探究了中国企业逆向创新的战略选择和决策边界。结果显示:本土市场竞争能够激发企业逃离竞争的意愿并为其提供学习机会,最终提升企业的逆向创新水平。研究结论证实了中国本土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企业国际化行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中国“双循环”背景下的内循环赋能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逆向创新决策。
安特卫普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marc dellof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刘潇肖副教授、许雁翔助理教授、郭艳婷助理教授、周婕妤助理教授也出席了会议,认真听取了三位博士生的汇报,并积极参与了研究讨论,就研究方式方法等内容与三所高校的师生在线交流与互动,气氛十分热烈。白云涛主席也分别对三位博士生的展示做了简要点评。
最后,白云涛教授做总结发言,感谢三位博士生的认真准备和精彩展示,感谢线上各位与会人员的热烈交流,共同探讨“管理创新”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与设计,有潜在社会价值的研究发现,希望博士生们通过会上的思想交锋,走出自我研究思维的舒适区,继续求索,在疑难中“选题”、在调研中“点题”、在实践中“破题”。该系列研讨会旨在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研究生和教职员工联系起来,提供建立全球网络、拓展国际视野、交流知识的机会,并获得同行反馈。期盼中欧三校未来能够推进更多的交流、更多的合作,也期待疫情之后在利兹、在安特卫普、在厦门线下会晤。
(供稿:国际发展与国际认证办公室)